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現的下邊緣較厚或留痕現象,稱為流掛
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現的下邊緣較厚或留痕現象,稱為流掛。根據留痕的形狀,流掛可分為下沉、流掛、流淌三種。
下沉:涂裝完畢到干燥期間涂層局部垂流,產生厚度不均勻的半圓狀、冰瘤狀、波狀等現象。
流掛:在釆用噴、刷等涂裝方法的場合,木器漆在被涂物的垂直面和邊緣附近滯留后,照原樣固化并牢固附著的現象。
流淌:被涂物垂直表面涂膜大面積的流掛現象。
原因分析:
所用溶劑揮發過慢或與木器漆不配套。
被涂物面表面處理不徹底,有殘留物。
木器漆黏度太低或涂層太厚,噴涂操作不當,噴槍用力過大。
環境溫度過低,或者周圍空氣中溶劑蒸氣的含量過高。
解決方法:
選用優良的木器漆和配套的稀釋劑。
物體表面凹凸不平部位,應先行處理,凸鼓部位要鏟磨平整;凹陷部位應用膩子抹平,較大的孔洞要多次抹平整;涂漆前,物體表面油、水等污物必須清除干凈。
選用適宜的木器漆黏度。木器漆的黏度與溫度有關,溫度高時,黏度應小些。一般采用噴涂方法黏度要小,采用刷涂方法黏度要略大些,如噴硝基清漆為25~30s,涂刷調和漆或油性磁漆為40~45s。每次涂刷的漆膜不宜太厚,一般應在50~70μm之間,噴涂比刷涂的要薄些。
施工環境溫度和濕度要選擇適當。一般(生漆、廣漆除外)以溫度15~25℃,相對濕度50%~70%為最適宜的施工環境。
涂刷時應勤檢查,及時發現流掛,及時清除和調整涂刷工藝。
流痕未干時,可以用漆刷輕輕地將流痕刷平;漆膜未完全干時,可用鏟刀將多余的木器漆鏟除,然后對區域再用同樣的木器漆滿刷一遍即可。
如漆膜已完全干燥,對于輕微的流掛,可以用砂紙將流掛漆膜打磨平整;對于大面積流掛,可用水砂紙磨平或用鏟刀鏟除干凈,并在修補膩子后,再涂刷一遍即可。
2019年5月5日 11:50
?瀏覽量:0